这块SSD为何获评表面固态硬盘?解密光鲜跑分背后的秘密
固态硬盘应该怎么选?佛系用户的答案是不是随便买,都行都可以,没关系,只要便宜就好?
1元1GB还要什么自行车?有玩家上了秋名山“老司机”的车却又中途跳车,699元开车的七彩虹SL500 640G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发出“表面固态”的长文批判?这块固态硬盘辗转到达了PCEVA手中,让我们一起来看其中奥妙。
既然是表面固态,先来看看它的表面成绩吧。它的AS测试成绩还凑合,秋名山也把AS 10G测试当作了卖点。这是因为SL500 640G使用了全盘SLC Cache,空盘条件下等同全跑在SLC缓存里,空盘即便连续写上200GB都不会掉速,又何惧你10GB写入测试?
然而有细心玩家发现,实际使用中这块固态硬盘卡顿明显,经过空盘和使用250G以上容量后的对比测试,终于发现这是一张拥有两张脸的表面固态硬盘。
空盘PC Mark 7成绩5053分,比金士顿入门级的A400 240G还要低一些,不过还算凑合能看的水平。
再看空盘条件下PC Mark 8成绩,七彩虹SL500 640G能够拿到4924分,勉强取得入门级中流水平,这已经是它能够拿出的最好成绩了。
看到这里佛系用户也许还会说都行,可以,没关系。不要紧,继续往下看。
作为一张格式化后596GB的固态硬盘,当盘内已使用空间达到256GB以上时,七彩虹SL500 640G的PC Mark 7存储测试成绩直降366分,变成了4687。这时我在大厂固态硬盘中已经找不到能和它匹配的型号了,哪怕是120GB也没有这么慢的。
盘内已使用空间达到256GB以上时,PC Mark 8存储测试评分4615分,相比空盘时成绩降低了309分,直接落入比丐中丐还要低的水平,而这才是七彩虹SL500 640G真正的日常使用性能体现。
入门级120G固态硬盘的PCM8得分基本都在4850分以上,在50分就能差出一个等级的PC Mark 8存储测试当中,4615分是一个表面固态硬盘该有的分数。
为何七彩虹SL500 640G使用“BGA封装、Intel原装3D闪存”这样高大上的硬件,却提供了如此不堪的两面派表现?简单说就是这款佛系固态硬盘虽然使用了3D闪存,但却只有两个闪存通道;虽然闪存实际拥有高达768GB的物理容量,但却只搭配了无外置缓存的SMI 2258XT主控;虽然努力用全盘SLC算法营造了一个漂亮的外表性能,但却为了保命放弃了固态硬盘最最基本的闲置垃圾回收机制。
好了关于七彩虹SL500 640G最基本的问题我已经回答完毕,如果你还对这块固态硬盘深层次的内幕有兴趣,请继续读下去,文章比较长是为了让大家从深层次看透这块固态硬盘,如果你现在没有时间,可以用佛系心态先收藏起来慢慢品读。
针对SL500 640G的三大罪一条一条分析,首先是虽然使用了3D闪存,但却只有两个闪存通道。 拆解图中明白可见它只有一颗闪存颗粒,这里先不纠为何“原装闪存”会出现批号数字间隔不同这种细节,七彩虹肯定能给大家很多种解释的。
通过随处可得的SMI开卡工具可知SL500 640G是将MLC类型的L06B闪存开成了TLC类型的TLC类型的B0KB使用。这并不是七彩虹的独家秘籍,而是Intel/美光的这款闪存原本就被设计为MLC/TLC两用。如果仅仅是把MLC开成TLC还不足以造成如此恶劣的后果,但一颗闪存仅能利用主控4个闪存通道其中的2个,这无疑让性能恶化变得雪上加霜。
29F04T2AWCMG2使用了16Die封装,如果按MLC类型的L06B开卡的话它有512GB容量,七彩虹SL500 640G是按TLC类型的B0KB去开卡,因此闪存总容量有768GB,但是它仅仅开放了640G给用户使用。
七彩虹SL500 640G的第二个问题:虽然闪存实际拥有高达768GB的物理容量,但却只搭配了无外置缓存的SMI 2258XT主控。 无外置缓存方案通常适合小容量固态硬盘使用,而搭配大容量闪存时FTL闪存映射表体积过大,将映射表在闪存与主控内置SRAM之间交换容易产生一些问题体现在SL500 640G当中就是,当QD队列深度大于等于2时,普通的纯随机读取都会发生明显的数据传输中断与无响应状况:
虽说七彩虹SL500 640G使用无外置缓存方案不擅长随机读写,但类似BUG并没有发生在其他同样采用无外置缓存方案的固态硬盘当中。遭遇过固态硬盘卡顿BUG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时不时的卡顿会让固态硬盘用起来比机械盘还难受。由于慧荣采取了和群联截然不同的销售方式,使用SMI主控的非原厂品牌固态硬盘较少有可能获得固件更新和维护,这个BUG或将伴随SL500 640G终身。
除了上边提到的BUG之外,混合读写性能差也极大影响了SL500 640G实际使用性能,甚至于以空盘状态下的读写性能也不比普通TLC固态硬盘好到哪里去。
4K随机读取,队列深度为1时, 80%读取20%写入的条件下性能就会降到16.38MB/s读取、4.03MB/s写入的水平。60%读取40%写入的情况下就更糟糕了,读取和写入带宽加一起还不到20MB/s。
接下来看4K随机读写,队列深度等于32的情况。或许有人会说,七彩虹SL500 640G使用的是无外置缓存的主控,你这样测混合读写是吹毛求疵啊,还真不是,像七彩虹这样烂的性能并不多见。这里的测试区间只有512MB,还没有测到SLC缓存用完后强制垃圾回收的表现,那样的话就完全不能看了。
混合读写是直接影响日常使用体验的——电脑实际使用中不是像理论跑分软件那样读取的时候只读取,写入的时候只写入。Windows作为多任务操作系统,很多程序和后台服务进程同时运行,即便再轻度的使用,实际对于硬盘来说都是读取和写入混杂进行。这也是只看表面AS SSD Benchmark跑分发现不了日常使用速度慢的原因。
七彩虹SL500 640G的第三个问题:努力用全盘SLC算法营造了一个漂亮的外表性能,但却为了保命放弃了固态硬盘最基本的闲置垃圾回收机制。 外表性能和实用性能的巨大差异前边已经说过了,这里来分析SL500奇葩的垃圾回收机制。
固态硬盘和优盘主要有两个不同:优盘通常最多2个闪存通道,而固态硬盘通常有4到8个通道;优盘通常不设闲置垃圾回收机制以避免突然拔掉优盘时数据出错,而固态硬盘为了性能大都会在闲置时进行主动垃圾回收,提前擦除无效数据块,整理出空白块以备数据写入时直接使用。
在七彩虹SL500 640G身上,它只具备优盘级别的2个闪存通道,同优盘一样靠被动强制GC垃圾回收来降低写入放大率。由于应用了全盘SLC模式,不设闲置垃圾回收意味着被写入的数据有机会在被强制GC为TLC态之前就被删除掉,这样就不会消耗闪存的TLC擦写次数,通过龟缩式防守提升理论写入寿命。
SL500 640G非常大胆地在TLC闪存上使用了全盘SLC模式。768GB的闪存容量理论上可以模拟成256GB的SLC缓存,在缓存内以SLC形式写入可达到450MB/s的高速度。而超出缓存之后就需要将部分数据释放为TLC状态,省出空间后再写入,边GC边写入造成了SL500 640G在SLC缓存外的写入性能奇差,尤其是性能一致性劣化到几乎无从谈起的地步。
上图HDTach展示了全盘范围的写入速度变化,由于SL500 640G按照TLC开卡后闪存容量实际有768GB,全盘SLC模式理论上能够提供256GB的全速写入空间,而在这之后就是边GC边写入。
全盘SLC模式是一个比较激进的策略,在此之前只有部分MLC闪存固态硬盘应用,并且SLC缓存的范围会随着用户使用容量的变化的自动调整:当用户写入停下时自动将已写为SLC状态的数据释放回MLC状态,剩余空间继续做SLC模式接受新的写入。
不过在SL500 640G这里,七彩虹做出了一个堪称前无古人的疯狂举动:它不会主动释放SLC缓存,只会在闪存无处可写时才进行实时的GC释放。实时GC释放会造成性能极度恶化,尤其在SM2258XT这种无外置缓存的低端主控上更为明显,当缓存用尽时,固态硬盘会进入持续100%占用状态,每隔20秒左右才会响应一次:
如何形容这种酸爽?桌面程序挨个点,一点反映都没有,等上20秒才拖拖拉拉的开始出现软件界面,这给人的使用体验是非常糟糕的。过去机械硬盘速度慢,但是硬盘工作时发出的噪音会提示用户当前正在工作,而固态硬盘工作是无声的,加上现在很多品牌机都取消了硬盘读写指示灯,用户在固态硬盘卡住的时候得不到任何电脑仍在工作中的提示,就那么卡在那里动弹不得,比CPU满载更容易让人抓狂。
有朋友肯定会说,轻度写入的家庭用户是不是就没有这种问题了呢?表面上看是的,七彩虹SL500 640G在盘内空间使用超过256GB之后会保留至多8GB左右的SLC空间可直接写入。
但在这部分小容量SLC缓存之外,七彩虹SL500 640G并不会进行闲置垃圾回收了。无论你的使用负载有多轻,给它多久的休息时间,它都不会进行垃圾回收工作,以此来尽可能让写入的数据保持在SLC状态,避免写入放大的提升,减少闪存磨损,即便这样会给性能造成极大伤害也在所不惜。
前边已经展示过的PC Mark 8测试成绩已经能够代表七彩虹SL500 640G的家用轻度使用性能,比之当前市售的丐中丐产品还要更慢,减少写入负载也无法弥补它混合读写性能差的缺陷。
更多的延伸测试:为已经上车的朋友找出路
七彩虹用768GB的NAND容量做了全盘SLC模式,那么如果增设用户OP,直接把SL500 640G当成完整SLC使用能解决性能稀烂的问题吗?使用HDAT2或者ATATool可以给固态硬盘增设OP预留空间,现在将七彩虹SL500 640G进行Secure Erase,然后OP缩减成240GB容量,理论上现在就是完全SLC模式了。
现在来看SL500 640G OP到240GB之后的性能表现,持续写入不再掉速,看起来是不是漂亮多了?不过699元原本就能买到更高性能的原厂240GB MLC闪存固态硬盘,谁还会选一款存在天生缺陷的产品呢?
即便完全以SLC模式工作,混合读写性能差的缺陷也决定了它只能发挥出一款入门固态硬盘的中等性能水平,这已经是它最好的结局了。
从测试过程也能发现,这张七彩虹SL500 640G的SLC写入部分是不计入NAND写入量的,当主机写入增加了940G的时候,NAND写入量只增长了48GB,写放大远小于1。闪存以SLC模式使用虽然寿命相比TLC使用会提升,但却也无法与真正的SLC闪存相提并论。这里NAND写入量统计不再能真正体现它的闪存磨损水平。
699元的240G真的一抓一大把,完全有的挑。七彩虹之所以要做这么个奇葩容量出来,其实就是牺牲实际使用性能,搞出一个空盘测试看似性价比爆棚的噱头出来吸引眼球。真正走量的可能是按MLC开卡成480GB的型号,至于那块盘怎么样,有网友反应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有网友想深究可以发盘来给我们测。
我们已经测试过两种SM2258XT主控搭配Intel 3D闪存的固态硬盘,一个是台电S500 128G,结果发现它没有磨损均衡;另一个是七彩虹SL500 640G,结果发现它没有闲置GC垃圾回收。两个硬伤究竟是固件疏忽,还是有意而为,或许只有慧荣自己明白了。
最后让我们脑补一下七彩虹这个奇葩硬件方案诞生的原因:美光的第一代3D闪存有一个比较大的缺陷那就是不支持Copy Back,导致SLC缓存释放效率非常低,缓存用尽后写入速度低下并且波动地很厉害。这一点我们在Intel 600p上就能非常清楚的看到:
在MX300当中美光通过全盘动态SLC来掩盖这个问题,MX300拥有4个闪存通道,并且拥有闲置GC垃圾回收,会主动释放SLC缓存确保家用条件可持续的性能发挥。而只有2个闪存通道的台电和七彩虹的SM2258XT固件也应用了全盘SLC算法,这个算法有写入放大方面的劣势,所以七彩虹在SL500 640G里干脆不做闲置垃圾回收,通过被动强制垃圾回收策略让尽可能多的数据保持在SLC状态,牺牲性能全力保命。SL500同时还使用了无外置缓存的硬件方案,在搭配大容量闪存时FTL闪存映射表的管理也会遇到一些麻烦,最终各种不利因素合并在一起,共同造成了SL500 640G综合性能惨不忍睹的结局。
M1版MacBook有硬伤?SSD损耗巨大到底咋回事
1SSD损耗无可避免:操作系统的Swap机制
[PConline 杂谈]M1处理器版的MacBook惊艳了很多人的眼球,有如此强劲的性能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超长续航,让很多人惊呼这就是轻薄本的终极形态。然而,最近M1版MacBook却引发了一些争议,有用户发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SSD的写入数据量非常巨大。要知道,SSD中NAND的写入次数是有限的,M1版MacBook这还算是新机,就产生了如此写入量,为什么会这样?到底要不要紧?这就来简单谈谈。
M1版MacBook出现SSD写入量过大的问题?
SSD损耗无可避免:操作系统的Swap机制
根据反馈,出现巨大写入量的SSD,并不是经常挂机下载这样的任务引起的。在日常使用中,SSD就已经会出现此类情况。实际上,很多操作系统都会造成这样的状况,只不过可能没有M1版MacBook那么夸张。SSD的损耗在日常使用无可避免,其实这是SSD充当了内存Swap引起的。
macOS中的Swap
什么是Swap?这是一个在桌面操作系统中常见的系统机制,我们可以大致理解为硬盘充当了内存的作用。在桌面的使用环境下,PC、Mac等设备需要拥有实时运行多个大型软件的能力,这就需要内存足以存储这么多个大型软件的进程容量。然而物理内存是有限的,为此操作系统就需要调用硬盘空间,充当内存的作用。
Swap机制的简单示意图
在macOS系统中,当软件开始运行,进程即会被读取到物理内存当中。随着运行的软件越来越多,操作系统会意识到内存不够用,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对内存中的数据进行压缩,这会消耗一定的CPU资源;当进入内存的数据变得更多后,操作系统就会考虑舍弃一部分内存中的数据,这时候在内存中没有被修改过的数据首先被抛弃,释放出部分内存空间——例如你打开一个软件,从未操作过,随着内存逐渐被占满,这个软件在内存的一些数据可能实际上已经被清除掉,当你重新开始操作该软件的时候,会重新从硬盘读取所需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操作系统并不会对SSD写入大量数据。
然而,当内存中的数据被修改过,产生了“脏页”,情况就不一样了。当内存逐渐被占满时,操作系统并不能直接将“脏页”从内存中清理出去,毕竟这往往记录着软件的工作进程。这时候,macOS会将这部分“脏页”暂存到SSD中,这就产生了写入SSD的数据。
为此,macOS还建立了一个专门的VM分区,来存放这些内存数据,当物理内存越紧张、用户开启软件越多、软件需求的内存容量越大的时候,VM分区的I/O就会更加频繁,写入的数据也就更多。在这样的Swap操作之下,就算没有进行下载、传输数据之类的操作,也会有大量的数据写入SSD。
macOS中的VM分区
实际上,并非只有macOS存在Swap的机制,Windows、Android等系统均有类似设计。在Windows中,我们可以在系统高级设置中找到“虚拟内存”,这即是硬盘为内存脏页提供存储空间;在Android中,也有zRAM和Swap的机制,会对内存进行压缩和写入NAND。
Win10中的虚拟内存设置
不过,iOS倒是没有Swap机制,这或许和墓碑机制不需要占用太多RAM、苹果对iOS设备定位为非重度生产力工具等因素有关。
2M1版MacBook为何SSD写入数据尤其多?
M1版MacBook为何SSD写入数据尤其多?
Swap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系统机制,Windows、Android等操作系统有类似设计。但有用户反馈,M1版MacBook的SSD写入数据就是特别多,这到底是为什么?下面是一些分析。
·和长期不关机的用户习惯有关。 Mac电脑,有其是M1版MacBook,强调“掀盖即用”,很多用户养成了长期不关机的习惯,不使用电脑时仅仅合盖休眠。操作系统没有经过重启,经过长时间持续使用,内存脏页会越来越多,写入SSD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加上macOS的休眠状态(hibernatemode)会将RAM数据写入硬盘,长期使用休眠待机,也会加大SSD的写入量。
MacBook强调“开盖即用”,长时间不关机,Swap更频繁,休眠会增加SSD的写入量
·和软件生态有关。 越新的软件,占用的内存越多,这是无可辩驳的大趋势,在业界中被称为“安迪-比尔定律”。M1版MacBook由于硬件上进行了革新,很多软件也随之发布新版,新版软件带来了更大的内存容量需求,使得操作系统更容易触发Swap。与此同时,一些X86老软件在M1版MacBook运行,需要经过Rosetta 2转译代码,这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安装、使用这样的老软件,这也有可能加剧对SSD的写入操作。
M1版MacBook兼容X86软件需要Rosetta 2转译,这会占用额外的硬盘容量,给SSD写入更多数据
·和RAM容量过小有关。 M1版MacBook仅提供8G和16G两种RAM容量,而多数用户都选择8G RAM的版本。物理内存越小,就越容易触发Swap,有用户反馈称,8G RAM版本的M1版MacBook的确比16G版产生了更多SSD写入数据量。
·或许和M1芯片架构有关。 M1芯片使用了片上系统的设计,RAM和CPU核心集成到了一起,这有助于提高I/O效率,但也有可能加快Swap的速度。但这只是一种可能,苹果没有公开太多M1芯片在这方面的细节,无法推定。
·或许和Spotlight有关。 Spotlight是macOS中的全局搜索机制,它会检索硬盘中的所有数据。部分用户反馈,新版macOS的Spotlight很有可能额外对SSD写入了大量数据,目前某些beta版的macOS已经停用了Spotlight的文件检索。不过Spotlight是否是真正的原因,还有待苹果官方证实。
Spotlight可能是导致SSD写入增加的原因,但这点有待证实
M1版MacBook真的有硬伤吗?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部分用户的M1版MacBook产生了较多的SSD写入量。例如有用户反馈,使用仅仅60天,就产生了高达261TB的SSD写入量,以1000次P/E计算,则已经消耗了一块256G SSD 10%的寿命。那么M1版MacBook如此巨大的SSD写入量,真的算是缺陷吗?笔者认为需要辩证看待。
用户反馈,M1版MacBook使用仅仅60天,就产生了高达261TB的SSD写入量
·从历史来看,如果只是正常使用,SSD的损坏基本是由于硬件缺陷或者固件问题导致,SSD很少因为写入次数耗尽,而寿终正寝。很多SSD的实际寿命都高于官方标称,外媒Hardware.info曾经进行过测试,即使是TLC闪存的SSD,寿命也远超预期。SSD一般存在冗余容量,这部分容量用户不可见,可以有效延长SSD的生命周期。
·SSD很多写入行为产生于早期,例如X86软件进行Rosetta转码导致SSD写入额外数据,这样的情况只会发生一次。随着使用时间,SSD的损耗速度应该会有所回落。
如果你实在担心,可以选择购买更大RAM和SSD容量的MacBook使用。更大的RAM意味着更多数据读写发生在物理内存中,平时会触发更少的Swap;而更大的SSD容量意味着写入同样的数据量,SSD的损耗更少。当然,这样的设备价格也会更高。
至于这到底算不算硬伤,由于目前该现象尚未引发故障,因此很难说这属于设计缺陷。不过,该现象很值得大家保持关注,尤其是Spotlight的表现,大家可以暂时停用Spotlight,观察是否SSD写入数据有所减少。
总结
总的来说,M1版MacBook大量SSD写入,是由Swap机制引起的,而M1版MacBook本身的软硬件特性,让该现象尤为突出,引发了用户的注意。虽然这目前没有引发故障,但也值得重视,用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希望苹果能尽快能出面解释,或者改进系统机制,给用户一个好交代吧。
相关问答
m2固态硬盘 写入量 太快?M.2固态硬盘的写入速度确实很快,这是由于其采用了NAND闪存作为存储介质,并且具有高效的数据传输速率。不过,写入速度并不是影响固态硬盘寿命的唯一因素。通常...
当iPhone遇到开机 NAND 的问题该怎么办?可能是存储方面的原因,NAND]_FindFlashmediaAndKeepout:600physicalnandblockoffset1发现媒体和隔离:600物理NAND块偏移1[...
用51单片机对nandflash进行读写以实现大容量存储要注意什么?实没啥需要特别注意的。要说的话对于初学者需要注意电源别弄错了;如果电源域不同,则需要确认管脚电气参数是否匹配,必要时添加接口转换芯片;剩下的就是按照...
闪存磨损平均计数10万多,我的固态硬盘是不是要挂了?另外有的SSD是按硬盘的容量为单位,例如120G盘,一个擦除计数就是120G容量,也就是MLC或TLC的写入次数寿命,如镁光的一些盘,你这盘已经达到10万次,所以不可能...
nandflash 最快读写速度?NAND闪存的最快读写速度取决于具体的技术和规格。目前,高性能NAND闪存的读取速度可以达到几百兆字节每秒(MB/s),而写入速度通常在几十到一百多兆字节每秒之间...
新买的电脑为什么硬盘储存量只有100多G?-ZOL问答当然固态硬盘的弊端就是容量没有普通机械硬盘大,但是速度却提升了一大半,就好比...固态硬盘是主控读写nandflash,机械硬盘是磁头读取转动的磁碟。固态硬盘是按...
三星固态硬盘为什么这么快?我们常见的2.5寸移动硬盘虽然容量大,但在性能、重量、体积上还是无法与1.8英寸的移动固态硬盘相比,U盘虽然体积小但是性能和容量却比移动固态硬盘也掉了一个档...
norflash和nandflash的区别?NANDflash和NORflash的区别一、NANDflash和NORflash的性能比较flash闪存是非易失存储器,可以对称为块的存储器单元块进行擦写和再编程。任何flash器件的....
如何看待SK Hynix量产4D NAND 闪存?随着64层堆栈3DNAND闪存的大规模量产,全球6大NAND闪存厂商今年都开始转向96层堆栈的新一代3DNAND,几家厂商的技术方案也不太一样,SKHynix给他们的新闪存起...
目前,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内存-闪存,他们之间的读写速度分别差几个数量级?固态硬盘SSD主要的组成也就是闪存,固态硬盘的速写速度通常超过500MB/s,而M2固态硬盘的速度可达到2800MB/s。闪存分了很多种,常用的是NandFlash和Nor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