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HOME
快讯
正文内容
nand蓝瓶 NAND和NOR Flash 完全学习笔记(基础篇)
发布时间 : 2025-05-09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NAND和NOR Flash 完全学习笔记(基础篇)

本文要点:1. NAND FLASH与NOR FLASH 的技术对比;2. 最详细的存储单元对比详解;3. NAND FLASH与NOR FLASH 的最新市场份额及应用;4. NAND FLASH与NOR FLASH 的基础原理分析。

目前,NOR FLASH和NAND FLASH是市场上主要的非易失性闪存技术,但是据我了解,还是有很多工程师分不清NAND FLASH与NOR FLASH。首先,来一个直观的图片。

然后,我从权威的网站上找到了最新的NAND FLASH收益以及市场份额表,根据最新的表单,我们可以知道谁是这个市场的老大,做的比较好一些,一方面让工程师时刻知道市场的动向,另一方面可以在之后的器件选型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般来说,快闪记忆体可分为两大规格,一个是NAND, 一个是NOR。简单来说,NAND一般以存储数据为主,晶片容量大,容量可以达到2Gb甚至更大,NAND的读取是以一次读取一块的形式来进行的,通常一次读取512个字节,采用这种技术的Flash比较廉价;NOR一般以存储程序代码为主,又称为Code Flash,所以可让微处理器直接读取,但晶片容量较低,主流容量512Mb,NOR采用内存的随机读取技术。如果利用闪存只是用来存储少量的代码,这是NOR Flash更合适一些。用户不能直接运行NAND Flash上的代码,因此很多使用NAND Flash的Demo Board除了使用NAND Flash以外,还加上一块小的NOR Flash来运行启动代码。通过下表我比较了几乎所有关于NAND FLASH以及NOR FLASH的全部重要特性。

然后,对于Flash三个重要概念的理解:

1. Flash属于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内部存储单元是MOSFET,里面有一个悬浮门(Floating Gate), 是存储数据的单元。与此对应的,易失性存储设备就是断电后,数据就丢失了,例如常用的内存,不论是之前的SDRAM,还是现在通用的DDR3以及DDR4,都是断电后,数据就没有了。

2. SLC和MLC的区别:NAND FLASH的内存单元可以分为两类,存储一位数据,也就是SLC(Single Level Cell); 对应的,存储多位数据的就是MLC(Multi Level Cell),比如两位,或者四位。

3. 大多数的写入操作需要先进行擦除操作。

到此,对于NAND FLASH以及NOR FLASH 我们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我对知识的学习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对比,通过图表的对比更能看出各自的差异化,从而达到加深知识的效果,因此我做了下图来比较目前还算所有存储器的最小单元结构图,便于学习与理解。

原理分析 要说明此原理,需要一些基本的量子物理学,我认为以下这种论述是比较适合理解的,也很有趣:经典物理学认为,物体越过势垒,有一定的阈值能量;所以,粒子能量小于此阈值能量的不能越过,能量大于此阈值能量的可以越过。举例来说,我们骑自行车过坡道,如果先用力骑,因此有一定初入能量,坡道不高的话,即使不蹬自行车也可以依靠惯性过去;但是,如果坡道很高,不蹬自行车,可能车到了一半,可能就退回来了。而量子力学则认为,即便是粒子能量小于阈值能量,同时很多粒子冲向势垒,虽然也有一部分粒子会反弹,但是还会有一些粒子可以越过去,好像有一个隧道,因此称为量子隧道。

对比二者的差异发现,宏观上的确定性在微观上常常就具有不确定性。因为隧穿几率极小,因此通常情况下,隧道效应并不影响经典的宏观效应,但是某些特殊条件下也会出现。当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型化是必须要考虑量子效应。NAND FLASH的擦写均是基于隧道效应,电流穿过浮置栅极与硅基层之间的绝缘层,对浮置栅极进行充电(写数据)或放电(擦除数据);另外,NOR FLASH擦除数据也是基于隧道效应(电流从浮置栅极到硅基层),但在写入数据时则是采用热电子注入方式(电流从浮置栅极到源极)。对于FLASH闪存单元来说,它是为三端器件,与场效应管有相同的名称:源极、漏极和栅极。栅极与硅衬底之间有二氧化硅绝缘层,用来保护浮置栅极中的电荷不会泄漏。采用这种结构,使得存储单元具有了电荷保持能力。举个栗子,就像是装进瓶子里的水,当你倒入水后,水位就一直保持在那里,除非你再次倒入或倒出,所以闪存具有记忆能力。

绝缘浮置栅极是NAND存储数据的核心

旧瓶装新酒:三星970EVO Plus全面换“芯”后性能实测

三星970EVO Plus,作为三星存储在PCIe3.0时代的旗舰机型,当年它的诞生,直接将固态硬盘的绝对性能提升至3500MB/s的新高度,也引发了新一轮关于固态硬盘性能潜力的深挖和探索。

随着PCIe4.0的全面普及,一代新人换旧人,970EVO Plus毫无疑问的被下放至主流市场,这本是正常的产品迭代,原以为三星970EVO Plus这个“旧瓶”不再可能在当下掀起波澜,可世事难料。

近日据公开消息,一代旗舰三星970EVO Plus,在毫无预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列装了全新制程工艺的主控芯片、闪存颗粒等核心控件,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全媒体时代,三星970EVO Plus,这一波“旧瓶换新酒”的操作,究竟意欲何为?三星970EVO Plus的“新酒”性能又有多少提升?

今天,不玩虚的,直接进行新旧三星970EVO Plus的性能对比,看看这波操作是良心还是黑心?

01 新旧三星970EVO Plus外观对比

在性能评测之前,先来看看新版三星970EVO Plus都有哪些变化。

外观方面,从正面的标识来看,大体延续了三星970EVO Plus的设计风格,保持了该系列设计的一致性,只是在产品PN码、SN码以及生产日期方面有着一些细微差异,如果不是深入研究,一般消费者很难从正面辨别新旧之间的差异;

正面(上旧下新)

背面(上旧下新)

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于背面,新版三星970EVO Plus在其背面增加了三星存储的logo标识,而旧版是不存在,同时基于新版背面的新布局设计,其背面贴纸的各种认证和准入规格排序也存在一些差异,因而用户在购买之时,可以根据三星970EVO Plus背面的设计布局,轻松辨别新旧版本。

02 新旧三星970EVO Plus内核对比

内核部分则是此次更新的重点,此次三星970EVO Plus的“旧瓶装新酒”,是一次全面的核心器件升级。

新旧三星970EVO Plus内部对比

主控芯片方面,旧版三星970EVO Plus采用当年行业领先的14nm制程工艺,Phoenix主控芯片,该芯片最高支持32队列,8通道设计下,更是在当年创下3500MB/s的最大连续读取性能,

而新版三星970EVO Plus则是采用了应用于PCIe4.0新旗舰三星980PRO里的那颗“芯”——三星Elpis主控芯片,关于此款芯片,笔者在此前的三星980PRO中进行了深度解读,在此转述旧文。

Elpis源于希腊语,中文读音“厄尔庇斯”,中文直译则是“(希望)女神”,该主控采用三星自研的全新8nm制程工艺,全面支持PCIE4.0协议,同时能够满足下一代开发、计算等需求,新的Elpis主控支持128队列并行工作,支持128个I/O队列同步进行数据处理;

主控芯片存在差异(上为Phoenix 下为Elpis)

相较于上一代的Phoenix主控,队列数(32队列)提升了约400%,根据三星制程数据,单个队列下,包含了超过64000命令集,这也就意味着三星Elpis主控内部的128个队列,可以同步处理最高超过800万个命令。

闪存颗粒方面,旧版三星970EVO Plus同样是采用当年风靡行业的三星自研第五代V-NAND闪存颗粒,9x堆叠的TLC颗粒,在当年可谓是一骑绝尘,单颗存储容量达到512GB,在当时大部分厂商还停留64层堆叠,满足1TB存储容量需要4颗颗粒的时代,三星970EVO Plus仅分布了两颗闪存,即完成1TB存储容量的堆叠。

新旧三星970EVO Plus闪存对比

新版三星970EVO Plus的闪存颗粒,不仅在堆叠层数上实现了跨越,更是在闪存性能,延时表现等方面进行了突破。其内置了三星自研第六代V-NAND闪存颗粒,该闪存颗粒在制程工艺上,充分利用三星独创的“通道孔蚀刻”技术,通过建立一个由100多个层组成的导电晶片堆栈,然后从上到下垂直穿孔,形成均匀的三维电荷阱闪存(CTF)单元,从而实现了,在9x层单堆栈结构基础上增加了大约40%的存储单元。

此外,为了进一步克服更高堆叠带来的延迟和错乱风险,三星在闪存结构内部采用了速度优化的电路设计,实现了更快的响应,根据测试第六代V-NAND写入操作时间少于450微秒(μs),读取操作时间少于45μs。

相较于第五代V-NAND,在性能提高了10%以上,功耗也降低了15%以上。

从主控芯片和闪存颗粒的换新来看,新版三星970EVO Plus实属良心,熟悉三星产品的朋友,看到这里应该已然知晓了,新版三星970EVO Plus的内部用料,就是旗舰机型三星980PRO的同款,新旗舰的核心控件应用于旧旗舰机型,那么性能方面是否也会出现爆炸性增长呢?别急,下面将进行性能测试。

03 新旧三星970EVO Plus基准测试对比

此次对比测试,依旧将从用户较为关心的基准测试、实际测试、高阶测试三个大的维度进行综合论证。

先来看基准测试,该测试场景下,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基准测试软件,初步测试新旧三星970EVO Plus在连续性能、4K随机、缓外性能以及综合性能四个方向,进行基准评判。

连续性能方面,采用经典常用的CrystalDiskMark进行测试,该测试软件可以自定义不同队列深度,不同测试数据大小,快速直观的展现固态硬盘的连续性能.

左为旧版 右为新版

在连续性能测试上,可以看到在连续读取性能方面,受限于PCIe3.0协议的制约,即使是用上了更高带宽更大IO的Elpis主控,也很难突破理论上3500MB/s的绝对性能;但是在连续写入以及4K随机方面,右侧新版的三星970EVO Plus则有着明显优势,尤其是队列深度更大的Q32T16下,几乎实现了成倍的提升。

4K随机基准测试上,采用易于观察的AS SSD。

左为旧版 右为新版

在4K随机性能上,和CrystalDiskMark测试几乎保持一致,无论是4K总得分,还是在64队列下的4K单项测试下,拥有更高制程内置更多队列数的Elpis主控,展现了其性能优势,超过600K IOPS的最大4K随机读取,以及超过648K IOPS的最大4K随机写入,全方位领先旧版三星970EVO Plus。

缓存性能基准测试上,我们还是采用HD Tune Pro进行测试,该软件是一款老牌的测试软件,能够通过自定义的方式,全面衡量硬盘的各项性能。

旧版三星970EVO Plus

新版三星970EVO Plus

三星980PRO

在缓存测试中,可以看到随着核心控件的全面换新,新版三星970EVO Plus内置的智能TurboWrite机制也得到了更新和迭代,通过对比图可以看到旧版三星970EVO Plus在大概40GB左右开始出现小幅降速,而新版三星970EVO Plus则在115GB左右才呈现降速趋势。

联系此前三星980PRO的缓存设计,我们可以发现,新版三星970EVO Plus和三星980PRO内置的智能TurboWrite机制实际上是一致的,都属于第二代智能缓存,而新版缓存空间几乎是旧版的3倍多,能够让用户在更长的存储空间内,享受到固态硬盘的巅峰极致性能。

综合性能方面,采用新版PC Mark10专业版内置的完整系统盘测试,该测试能够模拟正常系统的运行场景,通过程序的内部计算,将磁盘在真实系统环境下的表现以数值的形式展现出来,有着相当的参考价值。

旧版三星970EVO Plus

新版三星970EVO Plus

在该测试下,有三个数值值得参考,总得分上,新版三星970EVO Plus得到了2247分,对比旧版三星970EVO Plus的1689分,接近700分的提升,展现了在综合的系统环境下新版三星970EVO Plus的性能优势,至于在硬盘带宽和平均存取时间维度上,新版三星970EVO Plus同样凭借着新主控和新颗粒在制程工艺和IO队列上的优势,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通过简单的连续测试、4K随机、缓存测试以及综合测试的基准对比,我们能够快速的一览新版三星970EVO Plus在列装了980PRO同款的核心控件后,在性能上的显著优势,这一波“旧瓶装新酒”,现阶段来看是良心的,是提升。

04 新旧三星970EVO Plus实际载入测试对比

下面,我们继续将从实际载入测试,以及测试更加复杂的高阶测试中,探寻新旧三星970EVO Plus的性能差异。

实际载入测试,顾名思义考验固态硬盘在实际应用场景下载入进程的快慢,这也是区别固态硬盘性能好坏的重要一环。

在该项测试中,我们采用《最终幻想》自带的游戏载入测试软件,分别安装在新旧三星970EVO Plus之中,并对比二者在载入时长上的差异。

旧三星970EVO Plus载入时长

新三星970EVO Plus载入时长

在载入时长方面,可以看到新旧三星970EVO Plus虽然都很快的实现了载入,可二者还是存在一定差异,虽然差异仅存在不到1秒钟,可毕竟只是同系列同协议下的新旧对比,再小的差异也能证明新版三星970EVO Plus在协议规格不变下,新核心组件带来的性能跃迁。

最后,我们将进行测试更为复杂和高阶的性能测试,从更深度的部分对比新旧970EVO Plus的性能差异性。

05 新旧三星970EVO Plus高阶测试对比

高阶测试中,将采用linux平台上最具权威和最好用的FIO进行针对性测试。我们将自定义数据块大小,从4KB一直到128KB,以及自定义队列深度和线程,从单线程到多线程,从单队列到多队列进行深度测试。

该脚本下的测试项目

该测试项目主要包含不同队列深度不同线程设计下的连续测试,4K性能测试。

连续读取带宽测试(左旧右新)

连续写入带宽测试(左旧右新)

在连续性能测试中,新旧三星970EVO Plus差距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基本都能达到连续读取3500MB/s,连续写入3200MB/s左右的峰值水准。

4K随机读取带宽测试(左旧右新)

4K随机写入带宽测试(左旧右新)

至于在4K随机测试中,在PCIe3.0固有带宽限制下,新版三星970EVO Plus在绝对IOPS方面还是有着相当优势,无论是在随机读取还是随机写入方面,这得益于更先进制程,能够支持更多IO处理更多并行任务的那一颗Elpis主控,以及具有更快响应速度的第六代V-NAND颗粒。

06 关于旧瓶装新酒的三星970EVO Plus

在连续几天的集中测试后,总算是把新旧三星970EVO Plus从核心控件到实际性能,完成了全面的对比。

回顾此次全面换“芯”事件,实际上这样的操作在行业内司空见惯,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基于闪存颗粒、主控芯片等产品的更迭换代,使得此前的颗粒和主控没有了足够库存,被动的需要用新的核心控件进行替代;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维系经典型号,热销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主动的用新料替代旧物,延长热门型号的销售寿命。

然而,看似主动和被动之间,考验的不仅仅是商业策略,更是体现着厂商对于用户的诚心,和对于产品的负责。

同样是全面换“芯”,在价格大体不变的情况下,三星970EVO Plus得到了新旗舰级别的主控芯片、闪存颗粒,以及随之而来肉眼可见的性能提升,尤其是缓存空间一举提升了三倍多,却从未以此进行大规模宣发,而是让用户自然感受和体验到,这种不经意间的“良心”和“可靠”。

不得不说,作为行业领头羊的三星存储,在品牌调性和营销策略上,确实更显高级。

就在此文发稿之时,一年一度双.11大促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如果对于个人电脑缺少一块PCIe3.0的SSD,全新升级的,拥有PCIe4.0旗舰级核心控件的三星970EVO Plus,或许是这个双.11,最具性价比的产品了。

(7798433)

相关问答

南天竹花语有哪些?- 一起装修网

一起装修网问答平台为您提供南天竹花语有哪些?的相关答案,并为您推荐了关于南天竹花语有哪些?的相关问题,一起装修网问答平台:装修问题,因我而止。

 卡莲 奥尔黛西亚  4u9525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